(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刘静怡)9月1日,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徐景和在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2025年上半年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业内券商表示,2025年我国创新药出海“春风又起”。
今年5月,三生制药向辉瑞授予公司自主研发的突破性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在全球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并以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创下中国创新药出海授权交易新纪录。
企业公告截图
7月28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葛兰素史克就HRS-9821项目达成协议,将其全球独家权利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有偿许可给葛兰素史克,首付款达到5亿美元。此外,恒瑞医药将有资格获得未来基于成功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的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我国2024全年的医药对外授权总额超600亿美元,而2025年上半年仅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额已超过该数额。
除交易额外,新药交易领域也有所变化。此前,我国创新药管线多集中在肿瘤药物领域,而今年上半年出现热门交易的创新药已扩展到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
一名从事跨境医药BD交易的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创新药企选择进行对外授权交易,本质上是为了将部分研发管线变现。对创新药企而言,这可以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例如,在对外授权交易公告中频频现身的和铂医药,虽然尚未有产品被成功走向商业化,但对外授权交易已协助其实现盈利。和铂医药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上半年总收入7.25亿元,净利润约5.23亿元,报告期内落地4项商务拓展交易(BD交易)。可见,此类交易方式已成为支撑其盈利的重要支柱。
中国药企丰富的产品管线和价格优势,使得创新药对外授权类交易数量显著攀升。华泰证券9月1日最新研报称,2025年国产创新药BD出海金额翻倍式增长,在全球BD中占比有所提升,有望成为跨国制药公司研发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创新药项目的价值重估已在出海交易层面启动,随着研发的进一步推进,达成对外授权的国产创新药有望陆续实现商业化、收获海外市场收益。”上述研报指出。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