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在2025年上半年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26日,共有10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度报告。其中57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占比超过五成。这一表现反映出行业整体运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在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众多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相关领域。这种跨界拓展体现了企业对新兴产业的敏锐洞察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增长成为拉动汽车零部件企业业绩增长的核心动力。人工智能领域技术迭代和产业投入正在加速,数十万亿元的机器人市场有待拓展。汽车零部件与机器人产业间诸多核心零部件制造设备可以通用,为企业跨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新能源汽车需求推动业绩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至6月份,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达到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有效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期业绩向好。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双增长。公司在半年报中提到,受益于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增长,产业链供需增强。公司充分发挥业务规模效应,销售业绩实现较大增长。
浙江富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速暂居第一,以122.64%的增速实现营业收入14.74亿元。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裕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金麒麟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净利润增速均超过100%。菱电电控以481.88%的净利润增速暂居第一位。汽车零部件行业下游自主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给国产汽配供应链替代海外零部件厂家带来发展机遇。
企业积极布局机器人产业
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加码布局机器人产业。西菱动力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于8月25日发布消息,8月22日,公司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优势,推动智能机器人零部件配套和场景应用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西菱动力生产基础,运用"零整兼备"的开发模式,贯穿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实现研发条线化、制造产业化。
万通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份与浙江大学签订共建协议。意在借助浙江大学团队在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科研优势,利用公司自身多年积累的传感器技术、数字信息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向具身智能感知领域延伸。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其最新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公司已成立机器人子公司。目前涉及的产品主要为感知系统产品,包括超声波模组、RGBD深度摄像头、固态激光雷达,未来会拓展到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多维力传感器等方向。
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13日对外披露公告称,为加快公司机器人用高精密减速机及关节驱动总成等相关产业布局及建设进度,拟以自有资金对相关项目公司增资1亿元。机器人的很多压铸件、线束、传动装置、电机、激光雷达、视觉系统等和汽车产业链高度重叠。布局机器人赛道成为诸多汽车零部件厂家的首选。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制造工艺、精密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这些优势能够很好地迁移到机器人零部件的制造中。
广盛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